丛小华荣获拾遗传承“丛氏盆景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导师”称号

丛小华荣获拾遗传承“丛氏盆景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导师”称号

近期,深耕盆景专业四十余年、在行业内享有盛誉的北京丛氏御景园艺有限公司创办人丛小华先生,荣获拾遗传承“丛氏盆景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导师”称号。这一荣誉不仅是对丛小华个人在盆景艺术创作与技艺传承方面卓越成就的高度认可,更是对他四十年来坚守盆景事业、推动行业创新发展的莫大肯定。

丛小华先生不仅是北京丛氏御景园艺有限公司、北京丛氏园艺、丛小华大师工作室的创办人,还是北京市延庆区冬奥盆景创业实训基地的发起者。此外,他与爱人携手创立的“丛氏好心情”盆景艺术品牌,凭借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高品质的盆景作品,在市场上拥有良好的口碑,成为众多盆景爱好者追捧的对象。

走进丛小华位于大兴区的盆景基地,仿佛置身于一个精致的“微型园林世界”。上千盆各式盆景琳琅满目,或苍劲挺拔,或温婉秀丽,每一盆都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在这些盆景中,摆放在入口区域的云竹盆景格外吸睛。它们株型矮壮、叶片翠绿,枝干遒劲有力,搭配上古朴雅致的花盆,尽显风雅之态,让每一位前来参观的人都忍不住驻足欣赏,赞叹不已。

谈及与云竹盆景的结缘,丛小华的脸上满是回忆。他自幼便对花草有着浓厚的兴趣,常常喜欢在自家院子里摆弄各种植物,观察它们的生长状态。这份对植物的热爱,为他日后投身盆景事业埋下了种子。2000年的一天,丛小华在观察植物时,偶然发现文竹小苗的生长状态十分特别——它的外形酷似小松树,透着一股风雅之气,而且植株姿态昂然,枝干线条遒劲,极具观赏性。这一发现让丛小华眼前一亮,他敏锐地意识到,文竹小苗或许是一种优秀的盆景材料。

经过一番思考和研究,丛小华下定决心,要从文竹中选育出矮生品种,打造出独具特色的盆景。此后的两年时间里,丛小华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矮生文竹的选育工作中。他在2002年成功选育出了矮生文竹,并将其命名为“云竹”。他开始尝试将云竹材料大量运用到盆景创作中,结合自己多年的盆景创作经验,融入独特的艺术理念,创作出了一系列独具风格的云竹盆景。这些云竹盆景不仅保留了云竹本身的风雅特质,还通过丛小华巧妙的造型设计,展现出更加丰富的层次感和艺术感染力。

令人欣喜的是,云竹盆景一经投放市场,便受到了广泛欢迎。无论是普通消费者用于家居装饰,还是盆景爱好者收藏鉴赏,云竹盆景都成为了热门之选。随着云竹盆景的热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并投身到云竹盆景的生产行业中。

“据我了解,目前我国有近40万人在从事云竹盆景的生产,最初我选育出的云竹经过广泛繁殖已流传到全国各地。”谈及这一现状,丛小华的语气中充满了自豪,“能为这么多人创业、就业贡献一份力量,对我来说是特别有成就感的一件事情。”在他看来,自己的研究成果能够带动一个行业的发展,帮助更多人实现就业和创业梦想,这比个人获得多少荣誉都更有意义。

除了在云竹盆景研发和推动行业就业方面做出重要贡献外,丛小华创作的盆景作品还多次在重要场合亮相,向外界展示中国盆景艺术的独特魅力。2003年起,他的盆景作品就被摆进了国家大剧院,成为剧院内一道独特的艺术风景,为前来欣赏演出的观众增添了一份雅致。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丛小华的盆景作品再次亮相,以其精湛的技艺和美好的寓意,向来自世界各地的友人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赢得了广泛赞誉。

2022年北京冬奥会举办期间,丛小华的盆景作品又一次在这一国际盛会上绽放光彩。他精心创作的盆景被布置在北京市延庆区冬奥相关场所,这些盆景不仅美化了环境,还传递出坚韧、向上的精神,与冬奥会的理念相契合,成为冬奥期间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线。

展望未来,相信在丛小华的带领下,会有更多人爱上盆景艺术,投身到盆景技艺的传承与创新中来,让中国传统盆景艺术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彩。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料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为其版权负责。相关作品的原创性、稳重陈述文字无法一一核实,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邮箱1719530292@qq.com,本站将立即予以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